ZY6113 UL910斯坦纳水平隧道炉
UL910标准水平燃烧试验装置/UL910斯坦纳水平隧道炉适用于CMP级电线电缆和光缆风道试验。规定在试验装置的水平风道上敷设多条试样, 用86KW 煤气本生灯(300,000BTU/Hr) 燃烧20 分钟。 合格标准判定:燃烧20 分钟观察火焰转播距离,距煤气本生灯火焰前端不能超过5 英尺(1525mm)。光密度的峰值最大为0.5 , 平均密度值最大为0.15。 这种CMP级的电缆通常安装在通风管道或空气处理设备使用的空气回流增压系统中, 被加拿大和美国所认可采用。
- 适用范围
- 符合标准
- 主要特点
- 主要参数
- 技术服务
ZY6113 NFPA262斯坦纳水平隧道炉
一、整机建设:
1.1根据客户要求,我公司负责事项:
a、NFPA262-2019斯坦纳水平隧道炉体;
b、炉体盖板起重设备;
c、炉体的控制系统;
d、建设可移动500kg行车两只,位置如图1、图2,行车梁落地或固定于房屋承重梁,以最终实际场地为准;
e、安装于炉体尾端的排烟风机,该排烟风机之后的连接至尾气处理设备的排烟管道不在建设范围内;不包括标准中要求的试验室环境控制建设。
f、整机建设能与客户提供“试验室环境控制及新风系统”对接,我公司整机尾气排放能与客户的“环保尾气处理系统”连接,并在中标后上述两部分我公司与需方共同协商确定共同施工方案;如我方中标,中标后立即安排本项目技术负责总监进行实地考察,以实际场地情况为准。
g、不管是需方提供还是我方提供的,我公司提供整机设备一定能确保整机交付给需方正常使用和符合NFPA262-2019标准。
1.2整套设备中,需方负责,供方不负责部分:
a、燃烧后尾气净化处理;
b、试验室环境控制及新风系统;
c、供方负责安装于炉体尾端的排烟风机,该排烟风机之后的连接至尾气处理设备的排烟管道不在此次招标中;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CMP级电线电缆和光缆风道试验。规定在试验装置的水平风道上敷设多条试样, 用86KW 煤气本生灯(300,000BTU/Hr) 燃烧20 分钟。
合格标准判定:燃烧20 分钟观察火焰转播距离,距煤气本生灯火焰前端不能超过5 英尺(1525mm)。光密度的峰值最大为0.5 , 平均密度值最大为0.15。
这种CMP级的电缆通常安装在通风管道或空气处理设备使用的空气回流增压系统中, 被加拿大和美国所认可采用。
三、符合标准:
2.1符合NFPA262-2019《Standard Method of Test for Flame Travel and Smoke
of Wires and Cables for Use in Air-Handling Spaces》标准要求;
2.2热释放系统符合NFPA262-2019第6节和附录B要求的校准程序。
四、主要技术特点:
4.1操作软件:Windows 7操作界面,Labview风格,完善的安全机制,软件可根据需方要求制作。
4.2可设置各个传感器校准模式,包括氧气分析仪、二氧化碳分析仪、一氧化碳分析仪、微压差传感器、烟密度测量系统的单点或双点校准,以获得最佳线性;
4.3状态检查界面,可一目了然的获取仪器的各个传感器部件的工作状态;可记录各个传感器的工作数值,包括微压差传感器、隧道炉温度、氧气分析仪、二氧化碳分析仪、一氧化碳分析仪;报告模板为EXCELL格式,可显示图形及数值模式。
4.4软件操作系统:可收集记录总耗氧量、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热释放速率(HRR)、热释放总量(THR)、有效燃烧热(EHC)、热电偶、隧道气体流速、试样点燃时间(TTI)、着火时间(温度)、熄灭时间等试验数据的输出,可保存打印; 具有强大的功能,尤其是可以多曲线对比,可以直观比较材料的燃烧特性的差别。
4.5气体分析仪:采用仕富梅4100型气体分析仪。氧气(O2); T90响应时间≤5S;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 T90响应时间≤5S;响应时间非常快确保了采集数据的真实性。
4.6计算机控制界面:采用高档设备和仪器专业开发软件(Labview),界面严谨,自动化程度高,所有的繁琐程序和运算都已集成计算机里,反应速度非常快,操作方便,人性化界面,傻瓜式操作。
4.7燃烧器采用双端口弯头燃烧喷嘴。由质量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量,测量范围0~200L/min,能够改变燃烧器的热值输出,最大输出能量可达100kw;
4.8采用质量流量控制器,根据升温曲线自动调节燃气流量和压力,并且由计算机记忆和保存自动调节参数,供试验时使用;
4.9隧道炉内的风速控制采用计算机+变频器自动调节和控制;
五、主要性能参数:
5.1仪器组成:进气室(进风室)、进气闸门、燃烧试验室(隧道炉)、气体燃烧器、可拆卸顶盖、排气过渡段、排风管道、排气管道风速测量系统、烟密度测量系统、排气管风速控制、气体分析系统;
5.2炉子主体
5.2.1仪器总长约20米,燃烧腔体及进气部分9.7米,排气段约10米;
5.2.2仪器外框使用厚度为3mm的SUS304不锈钢材质,排气管道为316不锈钢材质,厚度2mm。5.3进气室(进风室):见图4
5.3.1结构:由L型SUS304不锈钢板和不锈钢构件构成,厚度1.5mm;
5.3.2进气口:为高298.5mm±6mm*宽464mm±6mm矩形开口;
5.3.3进气阀门:采用气动方式开启及关闭,自动控制并与排气端连成一个回路控制;提供一个76mm±2mm高,跨越整个进气口宽度的开口,宽度为475mm;
5.4燃烧试验室:见图5
5.4.1燃烧室结构:长为8.92m,开口长7.62m,燃烧室为一体成型,没有作任何法兰进行连接,炉体为686mm×432mm矩形,其中内腔尺寸应为:451mm×305mm。炉体内为耐火砖砌成,外框为5mm厚的SUS304钢板以及钢结构件(SUS304)组成;炉体落地支架采用铁质方管材料,具有足够的支撑;
5.4.2炉体耐火砖围砌方式参见下图6,符合NFPA262-2019附录C标准要求;
图6-3 NFPA262-2019附录C
5.4.3燃烧试验室气流控制系统(微差压力计):安装在隧道宽度的中心线上、距顶盖架下25.4 mm±13mm、距进气口闸门下游381 mm±13mm处。量程0~100Pa,精度±0.5Pa;图7
5.4.4气流控制系统使用计算机控制的闭环系统,整个试验过程中,进口静压力计保持设定值。
5.4.5诱导湍流板:为了给燃烧提供空气湍流,湍流板用耐火砖制成,从燃烧器喷管中心线到耐火砖(湍流板)中心线的距离1.98 米±152 mm处,沿燃烧室内侧放置6块229 mm长×114.5 mm宽×64 mm厚的耐火砖(砖垂直摆放,宽与墙壁平行),设置诱导湍流挡板。分别为1.98米±152mm的距离,3.96米±152 mm和5.79米±152mm,三块设在窗口一侧(不能堵住窗户)和1.37米±152mm,2.90米±152mm,4.88米±152mm,三块设在窗口对面一侧;
5.5观察窗:图9
5.5.1在燃烧室的正面设有一排观察窗;见图9-2
5.5.2安装位置:安装在燃烧室口处,能观察燃烧器和被测试样的长度,从一开始点火燃烧到试验结束,可以从外部观察到整个燃烧试验的情况。
5.5.3观察窗:由6mm厚耐高温石英玻璃(1200℃)+钢化玻璃制成,为密封观察窗;
5.5.4观察窗裸露窗口区域为70mm±6mm*280mm±38mm,窗的内窗格与燃烧室内壁齐平;
5.5.5在观察窗处安装带灯按钮,观察者在观察窗侧观察整个燃烧过程,按钮连接电脑,试验者看到火焰后按下按钮,按钮灯亮,电脑记录火焰位置。
5.5.6在燃烧室外安装带灯按钮,检测燃烧情况,记录蔓延距离,然后通过计算机显示火焰蔓延速率曲线;
5.6燃烧器
5.6.1燃烧器:由一个三通连接的U型弯管构成,弯管开口内径19mm,与地板平行,燃烧器的中心线到喷口的中心线的距离为102mm,位于炉体开口前沿292mm±6mm,在可拆装顶盖下方191mm±6mm,到电缆试样为51mm,提供火焰向上,横向吞噬整个试样。
5.6.2安装位置:从燃烧器中心线到闸板外侧表面测量,燃烧器应位于进风闸板的下游1320mm±51mm处;
5.6.3点火器:为高压电子点火系统,进行远程计算机点火,确保持续燃烧,持续点火;
5.6.4气路组成:由气体调节阀、空气流量计、燃气流量计、空气和煤气压力表、阻火器、截止阀、手阀、气体稳压器、文丘里;
5.6.5流量控制装置:为质量流量计,直接由计算机程式控制和记录。流量范围:0~200L/min,满足标准要求最大可控流量为2.8L/s,即168L/min,精度1.5%;并能满足NFPA262第6节“测试设备的维护和校准”温度曲线;
5.6.6 有气体压力表,截止阀为进口产品,具有快速的气体切断阀;
5.6.7为了燃气安全,安装了阻火器;
5.6.8燃烧器功率:调节空气流量和燃气流量使燃烧器的功率为86 kW±2kW;
5.6.9燃气:为98%以上的甲烷;
5.6.10燃烧器中心线下游≤25毫米为电缆桥架和支架;
5.6.11燃烧器离试样电线的高度为50mm;
5.6.12采用文丘里混合方式以维持气体均匀流动。